前 言本資料圖文由中國印刷博物館及中華印刷之光展覽籌備委員會提供并同意轉載,香港印藝學會協助資料取得,謹在此表達誠摯的感謝!! 香港印藝學會網址 http://www.gaahk.org.hk或到大中華印藝網香港印藝學會一欄 http://www.cgan.net/gaahk.htm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它的發(fā)明、發(fā)展及向世界的傳播,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說 明 本介紹分為源頭和古代印刷兩大部分,簡要介紹了印刷術的發(fā)明和古代印刷技術、印刷事業(yè)的發(fā)展過程。 源頭部分介紹印刷術發(fā)明前,相關的文化、技藝及物料的發(fā)展與演變,說明印刷術的發(fā)明,是建筑在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基礎之上。 與印刷術的發(fā)明密切相關的,有四個方面: 一、文字的定型、規(guī)范、普及以及社會對書籍的大量需要:當社會文化發(fā)展到較高水平時,社會對書籍的需求量大增,原來的書籍生產方式已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從而促進了印刷術的誕生。 ┏━━━━━┓ ┃文字雕刻 ┃ ┃技 術 ┃ ┗━━┳━━┛ ┏━━┻━━┓ ┏━━━━━┓ ┏━━━━━┓ ┃甲骨契刻 ┃ ┃工具、物料┃ ┃書籍裝幀 ┃ ┗━━┳━━┛ ┃發(fā)明發(fā)展 ┃ ┗━━┳━━┛ ┏━━━━━┓ ┏━━┻━━┓ ┗━━┳━━┛ ┃ ┃文字起源 ┃ ┃青銅器刻范┃ ┃ ┃ ┃發(fā) 展 ┃ ┗━━┳━━┛ ┃ ┃ ┗━━┳━━┛ ┃ ┃ ┃ ┏━━┻━━┓ ┏━━┻━━┓ ┃ ┃ ┃記事符號 ┃ ┃石 鼓 文┃ ┃ ┃ ┗━━┳━━┛ ┗━━┳━━┛ ┃ ┃ ┏━━┻━━┓ ┏━━┻━━┓ ┃ ┃ ┃象 形 文┃ ┃秦 石 刻┃ ┃ ┃ ┗━━┳━━┛ ┗━━┳━━┛ ┃ ┃ ┏━━┻━━┓ ┏━━┻━━┓ ┃ ┃ ┃甲 骨 文┃ ┃熹平石經 ┃ ┃ ┃ ┗━━┳━━┛ ┗━━┳━━┛ ┃ ┃ ┏━━┻━━┓ ┏━━┻━━┓ ┏━━┻━━┓ ┏━━┻━━┓ ┃ 大 篆 ┃ ┃三體石經 ┃ ┃墨 發(fā) 明┃ ┃ 簡 冊 ┃ ┗━━┳━━┛ ┗━━┳━━┛ ┗━━┳━━┛ ┗━━┳━━┛ ┏━━┻━━┓ ┏━━┻━━┓ ┏━━┻━━┓ ┏━━┻━━┓ ┃ 小 篆 ┃ ┃凸刻文字 ┃ ┃筆 發(fā) 明┃ ┃紙卷軸裝 ┃ ┗━━┳━━┛ ┗━━┳━━┛ ┗━━┳━━┛ ┗━━┳━━┛ ┏━━┻━━┓ ┏━━┻━━┓ ┏━━┻━━┓ ┏━━┻━━┓ ┃ 隸 書 ┃ ┃反刻文字 ┃ ┃紙 發(fā) 明┃ ┃紙旋風裝 ┃ ┗━━┳━━┛ ┗━━┳━━┛ ┗━━┳━━┛ ┗━━┳━━┛ ┏━━┻━━┓ ┏━━┻━━┓ ┏━━┻━━┓ ┏━━┻━━┓ ┃ 楷 書 ┃ ┃木刻大印章┃ ┃紙 寫 本┃ ┃紙經摺裝 ┃ ┗━━┳━━┛ ┗━━┳━━┛ ┗━━┳━━┛ ┗━━┳━━┛ ┗━━━━━━━┻━━━┳━━━┛ ┃ ┏━━┻━━┓ ┃ ┃雕版印刷術┣━━━━━━━━┛ ┗━━━━━┛ 印刷術起源一覽表 二、文字的雕刻技藝:文字的雕刻技藝,是刻制木版的主要技術條件。在印刷術發(fā)明前,文字的雕刻技術,已經歷了長期的發(fā)展演變過程,造就了一批技藝精良的雕刻工匠,為雕版提供了技術條件。 三、筆、墨、紙等印刷工具和材料:在印刷術發(fā)明前,毛筆、墨和紙張都已十分精良,為印刷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和材料。 四、捺印及拓印等文字圖像復制技術:在印刷術發(fā)明前,這種復制技術有印章的捺印,絲織品印花以及拓印等技術。這些技術都為印刷提供了成熟的經驗。 下面對印刷起源相關文化、技藝、材料等,逐一進行介紹:
|
[回目錄] [下一頁] |